中国政府网湖南省政府网衡阳市政府网信用中国

无障碍适老版注册统一登录

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衡南县财政预算公开 > 2018年以及以前部门预决算

关于衡南县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3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3年度我县财政预算执行基本情况

(一)2013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后金融危机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全县财政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有关决定、决议,沉着应对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狠抓增收节支,严格依法理财,全力保障“三农”和以民生事业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财政工作各项任务。

2013年我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28218万元,占年度预算的 105.53 %,较上年110262万元,增加17956万元,增长16.2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5075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09.37%,较上年80491万元,增加14584万元,增长18.12%。上划中央“两税”完成13815万元,占年度预算的80.09%,较上年12782万元,增加1033万元,增长8.08%。上划中央所得税完成11164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31.28 %,较上年9934万元,增加1230万元,增长12.38%。上划省税收(含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8164万元,占年度预算的92.63%,比上年7055万元,增加1109万元,增长15.72%

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是:

国税部门累计完成25034万元,占年度预算的86.32%,较上年22020万元,增加3014万元,增长13.69%

地税部门累计完成58703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01.56%,比上年50504万元,增加8199万元,增长16.23%

财政部门累计完成44481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28.19%,比上年37738万元,增加6743万元,增长17.87%。收入完成情况见附表一《2013年衡南县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表》

2013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42652万元,占年度预算的89.41%,比上年增加53210万元,增长18.38%。支出完成情况见附表二《2013年衡南县财政支出完成情况表》

经初步算帐,2013年全县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共完成95075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232345万元,加地方金融债券收入17700万元,加上年结转和结余40241万元,加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2000万元,全县一般预算收入总计为387361万元;当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42652万元,加上解支出3020万元,加上结转下年支出41460万元,全县一般预算支出总计为387132万元;收支两抵,体现结余229万元。最终以决算数据为准。

(二)2013年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1、克服重重困难,财政收入保持高位较快增长。2013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2.82亿元,连续8年增幅超过16%。由于全国经济增速放缓、我县企业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加之中央严格调控房地产市场、推行结构性减税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连续实现高位高速增长,压力非常大。全县财税干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围绕目标、扎实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依法加强征管,超额完成了预算目标任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财税领导小组将任务按月分解到各征管部门,强化按月考核机制。二是强化税源控管。抓好重点企业税源监控,每月编制重点企业税收报表,及时掌握重点税源动态。三是强化收入调度。定期组织召开财税收入调度会,查找收入差距,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对策。四是强化完善财税征管手段。全面推行“存量房评估系统”、对交通运输业实行源泉控管、对服务业、娱乐业推行发票刮奖、对乡镇税收实行财税合署办公、推行“阳光定税”,“以电控税”、“发票控税”,做到应收尽收,点滴入库。县国税部门完成2.5亿元,较上年增长13.69%。地税部门完成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3 %。财政部门完成4.46亿元,增长17.87%

2、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公共财政理念,优化支出结构,科学调度资金,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投入,以更大的力度保民生促和谐。一是全力保障干部职工基本工资和公务员津补贴、教师绩效工资按时发放。二是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汽摩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共计372.3亿元。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拨付奖补资金2655万元,实施项目537个。大力支持农业保险工作。2013年县财政配套277万元,争取上级农业保险资金2300万元,农业保险理赔资金达2000余万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三农”损失。三是大力支持教育强县发展战略。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免杂费资金7441万元,拨付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1849万元,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2570万元,受助学生2.1万人。拨付职教助学金171万元,免学费资金460万元,1160名职教学生享受了国家职教助学金政策,3540名学生享受了国家职教免学费政策。四是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积极支持养老保险征缴扩面工作,全年共征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1.85亿元,新增扩面人数1357 人。进一步推进新农保工作。财政配套投入480万元,征缴新农保基金6268万元,参保率达91%2013年发放新农保养老金8670万元,全县13.49万名农村到龄退休老人领取养老金。同时,县财政投入配套资金645万元,强化公共就业体系建设和再就业培训工作,稳定就业形势。五是全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扩大到99.5%。财政配套投入2332万元,筹集城镇职工医保基金5713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963万元。财政配套1978万元,筹集新农合资金3.02亿元,全县共补偿兑付医保资金25756万元,受益人员53.11万人次。加大对公共卫生投入,县财政投入2280万重点支持了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支持村级卫生室改革,确保了医改顺利进行。六是大力支持安居工程建设。根据项目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廉租房建设资金,发放租赁补贴资金300万元,全县27个乡镇办事处和3个场所的1900户住房困难家庭受益。七是全力保运转。2013年新增村级运转经费742万元(每个村在上年基础上增加1万元,村平达到6万元),保障了村级政权运转的需要。对县直机关、和乡镇,县财政基本做到了全力保障,尽可能及时、均衡拨付资金。

 3、大力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绩效管理。按照阳光财政、绩效财政、精细化财政等公共财政管理体制要求,积极推进和深化各项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2013年新增7个部门预算改革单位,目前部门预算改革单位已达92,部门预算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编制部门预算,完善人员经费支出预算和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标准,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跟踪问效,强化预算约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基础建设,完善国库集中支付配套管理办法,加强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培训,规范支付程序。目前我县一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各预算单位支付网络覆盖率已达100%。全年通过集中支付网拨付财政性资金1.97万笔, 金额11.83亿元。公务卡结算系统全面上线,有效规范了公务消费支出,规避了现金使用风险,有效地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发生。三是深化政府采购管理改革。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规范采购程序,实行“廉洁采购”、“阳光采购”。全年政府采购金额9956万元,较上年增加1467万元,增长为14.7%,为财政和单位节约资金1108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0.8%。四是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取得新成效。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处置及经营性资产管理的通知》有关要求,在对全县国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产核资基础上,建立、优化产权交易联动机制,确保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2013年公开处置了县十中(补习中心)、原三塘水泥厂设备、原松柏煤矿遗留煤矸石等资产,评估价4561万元,成交价4894万元,增加税收802万元。五是继续深化国土管理改革。将县国土局经费安排纳入部门预算,全县土地出让收入全额收缴国库,对土地成本报批规费、土地开发整理成本实行按宗地、按项目审核与拨付,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杜绝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进行土地出让价款的减免、缓缴或抵扣。六是规范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积极向政府领导汇报,争取重视,201311月研究出台了《衡南县人民政府关于防范债务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举债行为,严格债务审批程序,明确管理责任,强化责任追究。12月份对全县政府性债务进行了清理统计。摸清了底子,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奠定了基础。

4、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为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积极创新监督理念,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一是开展经常性财政监督检查。2013年县财政监督局对全县64个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和“小金库”实施了检查,查处各类违法、违纪金额737万元,查补财政收入610万元,处理处罚检查单位和个人41,收缴财政罚没收入47万元。二是开展重点民生资金监督检查。围绕“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卫生等重点民生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组织专项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三是加大对财政投资公益性项目的审查力度。2013年,共接受210个项目的评审工作,送审金额6.45亿元,审定金额5.44亿元,核减金额1.01亿元,资金审减率达15.6%,得到项目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好评。四是加强会计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单位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和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力求财务人员持证上岗、作风过硬、业务过硬。

5、积极争资引项,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缓解财政压力,我们积极加强同上级财政部门的密切联系,争取资金和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省财政分配我县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财力补助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有了明显的增加。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虽然2013年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县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一是财政收入规模依然较小,地方可用财力不足,收入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新县城公益事业投入,支出保障水平偏低,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二是财政包袱沉重,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任务十分艰巨。三是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努力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规范管理,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培植财源,夯实收入基础,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县社会经济健康较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衡南实际,2014年全县财政收支目标任务初步确定为:财政总收入安排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4882万元,增长10%。收入分部门安排情况为:国税部门安排3.02亿元,地税部门安排6.68亿元,财政部门安排4.48亿元。

财政支出安排291490万元(剔除上解支出3020万元),比上年增加31056万元,增长11.92%

(三)关于2014年财政收入预算安排说明

2014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安排增幅分别为10.5%和10%。这样安排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方面,中央明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国经济将逐步回升向好,加之近年来我县云集工业集中区、三塘工业小区招商引资以及南岳机场、土谷塘航电枢纽等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财政收入增长预期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家继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力度,推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我县前几年财政总收入平均增幅较大,要持续实现高位快速增长比较困难,今年收入目标不宜太高。第三,考虑了各种增支因素,需要新增财力作保障。2014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新农合配套提标、新农保配套、加大对民政、社保等民生事业的投入,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兑现财税优惠政策等,财政支出刚性增支因素较多,需要可用财力有一定的增长。

(四)关于2014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说明

2014年县财政支出预算安排重点是:“保运转、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资金来源情况为: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04882万元,上年结转与结余收入4168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8558万元,专项补助收入57381万元,调入资金12000万元。剔除上解支出3020万元,县财政2014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9149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1.92%。重点加大对一般公共服务、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和住房保障支出的投入。(具体支出安排见附表四、附表五)

三、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2014年财政预算任务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于顺利实现各项奋斗目标,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突出财源建设,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抓招商引资就是抓财源建设。受国际、国内市场变化、中央宏观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发达省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需转型升级,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在新形势下有大作为。首先,要注重招商质量,重在抓实,在招大引强上有新突破。其次要加快衡云干线、南岳机场、土谷塘电站和云集千吨级码头等重大项目建设,将预期效益转化为即期效益,并争取一批新的重点项目进入国家、省级项目库。三是要围绕“做旺县城”的发展战略,因势利导推动第三产业尤其是房地产业、服务业、物流业、餐饮业的发展,繁荣县城经济。

2、突出做实财政收入,确保可用财力持续增长。县财税部门要加强配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做大收入总量的同时,进一步做实财政收入,提高收入质量,壮大县级可用财力。一是坚持依法治税。各财税部门要依法征管,做到依率计征,应收尽收。要依法减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要公平执法,优化税收环境。二是突出征管重点。着重抓好重点工业企业税收、烟叶税收、重点工程项目税收等征管工作。三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充分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特别是要继续抓紧抓好国土出让收入,确保非税收入可用财力。四是严格考核,加强收入分析和调度。各征管部门要抓好均衡进度,今年县政府将继续实行“按季考核、奖惩兑现”。

3、突出保障改善民生,确保公共投入持续增长。坚持理财为民,突出“公共财政、民生财政、阳光财政”理念,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民生支出。一是进一步落实工资改革和规范津补贴政策精神,适时做好津补贴提标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绩效工资改革,集中财力保障公职人员的切身利益。二是大力促进“三农”发展。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四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农村“普九”债务化解成果,努力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化和均衡化。五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保全覆盖,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4、突出推进财政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一是积极稳妥推进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方案,规范编制行为,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大力推进公务卡改革。二是进一步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抓好“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努力化解乡村债务。三是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努力节约财政资金。

5、突出抓好厉行节约,严肃财经纪律。2014年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等等都需要财政加大投入,2014年我县财政收支矛盾仍将十分突出。我们要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各项措施,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规范单位财务管理,杜绝乱发滥补和铺张浪费行为,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降低机关运转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014年度衡南县本级公共财政收支预算表
单位:万元
         收                                              支                         
        项          预算数           预算数
一、税收收入 58,682 一、一般公共服务 36,468
       增值税 4,312 二、外交  
       营业税 15,750 三、国防 396
       企业所得税 2,800 四、公共安全 8,997
       企业所得税退税   五、教育 49,682
       个人所得税 2,166        教育管理事务  
       资源税 630        普通教育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职业教育  
       城市维护建设税 2,500        成人教育  
       房产税 850        广播电视教育  
       印花税 750        留学教育  
       城镇土地使用税 886        特殊教育  
       土地增值税 8,650        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  
       车船税 428        教育费附加安排的支出  
       耕地占用税 9,500        其他教育支出  
       契税 6,600 六、科学技术 671
       烟叶税 2,860     其中:基础研究  
       其他税收收入            应用研究  
二、非税收入 46,200          科技条件与服务  
       专项收入 2,500          社会科学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10,500          科学技术普及  
       罚没收入 3,600          科技交流与合作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七、文化体育与传媒 3,012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12,000        文化  
       其他收入 17,600        文物  
           体育  
           广播影视  
           新闻出版  
           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八、社会保障和就业 48,29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  
           民政管理事务  
           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  
           企业改革补助  
           就业补助  
           抚恤  
           退役安置  
           社会福利  
           残疾人事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其他城镇生活救济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  
           红十字事业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其他农村社会救济  
           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九、医疗卫生 36,519
           医疗卫生管理事务  
           公立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公共卫生  
           医疗保障  
           中医药  
           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  
           其他医疗卫生支出  
    十、节能环保 11,514
           环境保护管理事务  
           环境监测与监察  
           污染防治  
           自然生态保护  
           天然林保护  
           退耕还林  
           风沙荒漠治理  
           退牧还草  
           能源节约利用  
           污染减排  
           可再生能源  
           资源综合利用  
           能源管理事务  
           其他节能环保支出  
    十一、城乡社区事务 6,131
           城乡社区管理事务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  
           城乡社区公共设施  
           城乡社区环境卫生  
           建设市场管理与监督  
           其他城乡社区公共设施支出  
    十二、农林水事务 40,944
           农业  
           林业  
           水利  
           南水北调  
           扶贫  
           农业综合开发  
           农村综合改革  
           其他农林水事务支出  
    十三、交通运输 8,905
        其中:公路水路运输  
         铁路运输  
         车辆购置税支出  
         石油价格改革对交通运输的补贴  
     邮政业支出  
              其他交通运输支出  
    十四、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1,700
    十五、商业服务业等事务 2,339
    十六、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  
    十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  
    十八、援助其他地区支出  
    十九、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 4,091
    二十、住房保障支出 1,100
           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  
           住房改革支出  
           城乡社区住宅  
    二十一、粮油物资储备事务 1,784
    二十二、预备费 1000
    二十三、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3,450
    二十四、其他支出 24,494
收入合计 104,882 支出合计 291,490
债务收入   国债还本支出  
    地方政府债券收入       地方政府债券还本  
转移性收入 135,939 转移性支出  
  上级补助收入 135,939   补助下级支出  
    返还性收入 8,459     返还性支出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70,099     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57,381     专项转移支付支出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支出  
  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     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支出  
  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      
     
  下级上解收入     上解上级支出 3,020
        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  
  上年结余收入 41,689    
    上年结转     援助其他地区支出  
    净结余     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调入资金 12,000   调出资金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调入资金     年终结余  
  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       结转  
        净结余  
       
收入总计 294,510 支出总计 294,51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