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衡南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十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在政协衡南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王 念 华
(2020年5月25日)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政协衡南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意提出意见。
一、提案及办理情况
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衡南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大局以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提交了151件提案。经过审查,立案146件。未予立案的,已作委员来信来访进行了处理。总体上看,这些提案调研深入,内容丰富,导向鲜明,针对性强,体现了提案者的政治责任感和为民履职情怀。
提案交办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继续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加强对提案办理工作的调度和督查。各承办单位把办理好政协提案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职责,认真抓好办理落实。截止2019年11月底,146件立案提案已全部办结。其中,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75件,占51.4%;正在解决或已纳入规划逐步解决的47件,占32.2%;因条件不成熟暂时不能解决的24件,占16.4%。从反馈情况来看,提案者表示满意的107件,占73.3%;表示基本满意的33件,占22.6%;表示不满意的6件,占4.1%。总的来说,提案工作卓有成效,提案中的真知灼见已转化为一项项惠民之政、一桩桩便民之举、一件件利民之事,为助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聚焦经济建设,为助推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这是去年委员提案的焦点,共提出了15件提案,占提案总数的10.3%,内容涉及优化营商环境、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品牌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其中,李彭伟等委员提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提案,为县委、县政府出台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性文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对进一步优化我县营商环境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去年,我县 “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加快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顺利完成搬迁并运行良好。何临春等委员提出“关于推进衡南县承接产业转移”的提案,为我县有效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办法,得到了县商务和粮食局的积极采纳,有力促进了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洪庆华等委员提出“关于加快衡南县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及推广”的提案,深刻分析了我县农产品产销现状和发展机遇,并就农业品牌化建设和推广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得到了县农业农村局的认真办理,为我县农业品牌化建设和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周益良等委员提出“关于加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扶持力度”的提案,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办理,为我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紧盯民生改善,为促进社会和谐集思广益。这是去年委员提案的重点,共提出了70件提案,占提案总数的47.9%,内容涉及提升医卫水平、改善交通路况、救助困难群体、保障饮水安全等方面。其中,王嘉等委员提出“关于加大我县公立医院医疗设备投入力度”的提案,得到了县卫生健康局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对我县公立医院更新先进医疗设备、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针对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存在的问题,彭飞、胡晓姣、刘昭衡等委员分别提出了提案,为改善我县农村公路状况提出了对策,得到县交通运输局的采纳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民革衡南工委针对我县事实孤儿生存状况开展了调研,发现这些孩子急需社会关怀和救助,进而提出了“关于对我县事实孤儿实行政策性救助”的提案,为县民政部门对事实孤儿开展政策性救助提出了很好的参考意见。农工党衡南县工委专门就县城二次供水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多处高层房屋二次供水存在安全隐患,提出了“关于加强县城二次供水管理”的提案,得到了县住建部门的重视和采纳,推动了我县高层房屋二次供水管理加快迈向制度化、规范化,保障了县城居民的饮水安全。
(三)重视城乡治理,为共建美丽衡南献计支招。这是去年委员提案的热点,共提出了32件提案,占提案总数的21.9%,内容涉及培养乡土人才、建好村级阵地、整治交通秩序、加强环境治理等方面。其中,民建衡南工委提出“关于发挥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支撑作用”的提案,得到了县委组织部门的积极采纳,提案中的建议正在逐步落实,拓展了我县乡土人才的开发深度,激发了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陈祖晖等委员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提案,对我县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解决方案,其建议已被吸纳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中。胡叶青等委员提出“关于整顿县城交通秩序”的提案,得到了县交警部门的迅速回应和认真办理,促使县城交通违法违章行为得到较好遏制,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别是生活垃圾清理问题,倪太平、全秋桂、全巧莲等委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提案,得到了县农业农村局的认真办理,对县委、县政府出台《衡南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关注文教兴盛,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广纳群言。这是去年委员提案的亮点,共提出了29件提案,占提案总数的19.9%,内容涉及文教设施建设、文旅产业发展、优秀文化传承、教育行业监管等方面。其中,黄金生等委员提出“关于迅速搬迁县新华书店至云集”的提案,得到承办单位的积极采纳,预计今年下半年,县新华书店将搬迁到位。李红燕等委员提出“关于打造文旅项目,提升县城品位”的提案,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办理,促使清雅轩、漂木文艺吧等一批特色文旅项目得以立项或落地,促进了县城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文旅产业的发展。黄仙凤等委员提出“关于农村小学每周增加一节书法课”的提案,其建议得到了县教育局的积极采纳,并决定将书法课开展情况列入小学教育教学目标管理核查的必查内容。针对曹希荣等委员提出“关于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监管”的提案,县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对民办教育办学情况特别是收费情况进行监管,确保我县各种民办教育始终在健康方向上发展。
二、主要工作举措
2019年,县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究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切实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开创提案工作新局面。
(一)抓基础工作,提高提案整体质量。一是抓好选题引导。全会召开前,结合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向全体委员印发提案征集函和参考目录,引导委员围绕中心、体察民情、精准履职。同时,还组织委员走访往年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帮助委员在撰写提案前知晓政策、了解政情。二是抓好精品培育。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县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的沟通、对接,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汇聚集体智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出立意新颖、操作性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精品提案。三是抓好审查立案。按照提案审查工作有关制度的要求,对收到的提案进行逐件分析、审查。对不符合提案格式的提案,安排专人帮委员整理完善;对一案多议的提案,按照“一案一议”原则进行拆分;对只有情况而无具体建议的提案,引导委员补充完善后再立案;对不符合立案标准的提案不予立案,主动向委员做出解释说明,从而增强委员提案质量意识,提升提案整体质量。
(二)抓协商督办,促进提案办理落实。一是抓好重点督办。县政协主席会议将“关于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监管”等10件提案确定为2019年度重点提案,由主席会议成员领衔进行重点督办。一年来,主席们开展专题协商、实地视察、联合督办等提案督办活动多达29次,推动这批重点提案得到了较好的办理和落实,对其他提案的办理和督办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二是抓好跟踪督办。在对一般性提案做到督办全覆盖的同时,对热点、难点提案和往年累积提案加大了跟踪督办力度。去年,针对群众非常关注的“关于搬迁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提案办理,县政协领导多次带队赴现场开展跟踪督办,帮助协调解决办理困难,最终促成县政务服务中心顺利完成搬迁。针对往年一直未能落实的5件累积提案,县政协提案委联合相关专委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跟踪督办,促使2件累积提案得到办结,其余3件办理取得明显进展。三是抓好评议督办。通过实地调研、座谈协商、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县文旅广体局的提案办理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民主评议活动,并召开县政协常委会对该局提案办理工作进行民主测评。这项活动寓展示与检验、评议与督办于一体,既回应了公众关注,也促进了提案落实。去年,县文旅广体局承办的8件提案实现了“见面率、办结率、满意率”三个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抓服务保障,扩大提案工作影响。一是抓好沟通协作。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提案委始终与各承办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经常走访承办大户,变消极等待办理为主动上门沟通服务,变单纯的检查督促为与承办单位共同动脑筋、想办法;同时,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提办双方达成办理共识,促进办理质量的提高。二是抓好考核激励。为确保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评选工作更加公平、公正,首次引入了第三方专业团队开展封闭式评选,评选出20件优秀提案,10个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和12个提案办理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发挥先进示范激励作用。三是抓好宣传报道。通过衡南电视台、衡南手机报、微信工作群、公众号及政协云等传统媒介或新兴媒体,大力宣传提案办理工作好做法、好经验和办理效果。特别是在电视台举办的《提案追踪》栏目,不仅展示了委员提案履职的风采,也将提案办理工作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扩大了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各位委员,过去一年,县政协提案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许多群众关心、委员关切、领导关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县政协常委会正确领导和各承办单位大力支持配合的结果,也是各党派团体、全体政协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协十届常务委员会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提案工作的各级领导、提案承办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期望相比,提案工作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少数委员撰写提案的积极性不高,提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个别承办单位对提案办理工作重视不够,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具体,落实不得力,办理程序不规范,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各方参与、整体推进提案办理的机制有待加强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三、2020年提案工作思路
今年,提案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提案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办理工作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服务工作由事务型向创新型转变,推动提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着眼精准建言,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提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政协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因此,既要尊重委员、党派、界别运用提案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又要坚持质量为先的科学导向,切实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推动衡南高质量发展上来。通过举办政情通报会、民主协商会等形式,组织和引导委员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使提案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强化委员界别意识,健全界别提案征集制度,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界别以及各专委会加强沟通衔接,深化集体提案选题协商,发挥各民主党派、团体和政协专委会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鼓励政协各参加单位写好集体提案,使更多调研成果和集体智慧转化为高质量的集体提案,通过提案办理协商,促进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引起党政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为县委、县政府民主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着眼落实增效,进一步深化办理协商。提案办理的过程,是发扬民主、促进团结的过程,也是协调关系、沟通情况、化解矛盾、凝聚力量的过程。要重点抓住办前、办中、办后三个关键环节,建立政协、承办单位、提案者三方沟通协商机制,深化协商民主,促进承办单位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更多地与提案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协商,为提办双方在沟通中增进理解,在协商中解决问题创造良好条件。要积极探索提案办理协商与开展民主监督的有效方式,有重点地选择1-2个承办单位,组织有关民主党派和专委会界别小组,通过调研视察、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着重对承办单位提案办理的落实情况进行民主评议,进一步提高对提案意见、建议的采纳率和落实率。建立提案办理复文与公开同步审查的工作机制,稳妥处理提案办理结果公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公开效果,进一步增强提案办理工作透明度。
(三)着眼服务创新,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提案部门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提案征集、协商交流、咨询服务等平台,密切与政协各参加单位沟通协作,完善提案工作机制。加强与承办单位的沟通联系,开展办理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推进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提案工作信息发布、工作交流和有序互动。完善提案工作激励机制,做好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的评选表彰工作,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不断提高。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优秀提案和办理成效宣传力度,扩大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努力形成委员积极提、部门认真办、全社会关心支持提案工作的强大合力。
各位委员,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要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衡南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县提案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四区一花园”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