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茁壮成长。为进一步提升洪山联合学校校园食堂的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洪山镇人大以"人大代表+校园餐监督"模式为载体,充分发挥乡镇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让师生的"盘中餐"真正成为"放心餐"和"营养餐"。
图为人大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进入食堂陪餐
"看"现场:代表脚步丈量食堂每一处
如何让校园餐监督更接地气、更见实效?洪山镇给出了创新答案:就是让人大代表也来监督校园餐。2024年5月以来,洪山镇通过整合多方力量,积极组织辖区36位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及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组成多元化监督小组,对辖区12所幼儿园、中小学开展监督。他们按计划每周"突击"食堂开展陪餐体验,严查从食堂卫生管理、食品采购、进货查验、食品贮存、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全链条环节,对发现的问题现场督办整改,确保监督的"牙齿"精准咬住食品安全的命脉。
采购是校园餐安全链条的第一环。在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的推动下,洪山联合学校投入资金引入智能食品安全监管系统,通过"明厨亮灶"数字化监管平台,对食材采购、加工制作、成品配送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数据记录。通过该系统,代表们可实时查看食材来源、供应商资质、食品检验报告等信息,实现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用科技赋能推进校园餐管理全面升级。
"议"良策:精准建言开出提质方
"校园餐不仅要坚守安全底线,更要追求营养均衡和口味提升,让孩子们吃得开心,让家长放心!"在陪餐后的专题座谈会上,驻镇县人大代表李思怡率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随后,监督小组成员们纷纷畅所欲言,迅速达成共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仅为基础,护航"舌尖上的健康"才是核心所在。
县人大代表李思怡在学校陪餐并督查食品安全
聚焦学生成长发育的特定需求,代表们提出了科学配餐、优化菜品选择等具体建议。这一共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人大监督小组的持续推动下,洪山联合学校积极展开了一系列"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每月通过举办讲座、现场演示、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深入讲解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和膳食营养知识,确保每一餐不仅安全达标,更能实现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高标准。
"督"整改:压实责任推动见实效
县人大代表胡利华在学校督查食品采购整改情况
"说到底,监督管不管用,得看问题解决了没。"驻镇县人大代表胡利华表示。在最近一次针对校园食品安全的专项督查"回头看"行动中,他与其他代表直奔古城中学食堂后厨进行实地检查。结果显示,此前提出的问题均已得到逐一整改:冷藏柜内的食材标签清晰标注了品名、日期及来源;墙上醒目位置张贴了所有更新完备的供应商资质证明。这一系列改进措施,生动地展现了监督压力如何转化为整改动力和治理效能。
自开展督查工作以来,洪山镇人大始终秉持"发现问题仅为起点,整改落实方为关键"的工作原则,积极构建"代表监督—政府交办—部门指导—学校整改—反馈问效"的闭环督办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专项检查11次,重点聚焦食材采购、加工流程、营养配比等关键环节,累计发现台账记录不规范等共计17项问题。针对食堂大宗采购票据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镇人大迅速启动代表约谈机制,推动整改措施落地。整改后,食堂大宗采购全面实行定点采购制度,通过三家以上供货商的公开招标,联合学校严格审核供货商资质,详尽调查食材来源,最终确定合格供货商,确保定点配送全过程安全可控。通过持续跟踪问效,有效巩固整改成果,保障安全标准不降低。
一餐一饭,关乎成长;一勺一筷,尽显责任。洪山镇人大通过创新监督模式、汇聚多方力量、紧抓整改落实,有效推动校园餐食向"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满意"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