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滨,衡山之南。云集,湘南明珠,衡南县城所在地,静静流淌的湘江河,繁而有序的南岳机场,物流如织的5G工业园见证了这座县城的繁荣与变迁。
始建于1987年的云集派出所坐落于县城核心街区,现有民警22名、辅警40名,下辖11个社区,12个行政村,管辖服务区域101.8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1万余人。建所三十六年来,云集公安人秉承着"忠诚、崇法、厚民、创新"所训精神,用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民实践先后赢得了"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公安部一级派出所"、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20多项荣誉称号。2023年11月,被正式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随着县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要素不断聚集,社会治安风险不断增多,基层治理面临巨大挑战。社会各界都在为县城如何应对风险挑战、把握发展机遇而孜孜探索。"我们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纽带,以强化风险防控为主线,创新警务工作模式,整合社会力量,夯实基层基础,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云集派出所所长左全意说。
2020年,云集派出所党支部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内核、以"警民同治、党建创优"为目标的"云集颂"党建品牌,并聚焦社区和村组最小防控单元,推行"一室一品"微品牌创建活动,在保合警务室创"无毒社区",在黄金警务室创"零发案小区",在普贤村警务室创"平安乡村",通过品牌效应,全力打造社会基层治理共创共建新格局。"云集颂"党建品牌创建以来,民警保持零违纪,所党支部先后9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
在普贤村,一起围绕宅基地问题产生的邻里纠纷让原本关系和睦的两家人势如水火,村组多次调解却无济于事。纠纷使得双方筋疲力尽,也影响了村里的和谐氛围。今年6月,社区民警组织专职调解员李容下村召开屋场恳谈会,会上,纠纷双方提出自己的想法,村民踊跃发言、劝解开导,在涉及共同核心利益的细节上,民警及专职调解员耐心引导双方各退一步,长达数小时的恳谈最终收获了皆大欢喜的结果,两家人放下成见,握手言和。
"走进田间地头,走到群众家门口,才能把警务工作做到实处,才能把满意做到群众心坎上!"云集派出所社区民警说道。在长期的基层摸排化解矛盾纠纷中,很多矛盾纠纷在调解室里调解不成,去到群众屋门口或者走进田间地头往往就比较容易化解。于是,社区民警把"调解室"搬到屋场,把"服务窗口"挪到田间地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原地,这种调解方式也被称为"屋场枫桥"警务。
言践于行,行惠于民。云集派出所坚持源头治理,推行"屋场枫桥"警务,以"零距离感知、零距离守护、零距离服务"为路径,夯实基屋治理根基,构建乡村善治格局。民辅警主动深入屋场,在大树下、禾坪上、田间地头,不拘形式与老百姓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民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宣讲法治、共谋发展。2019年以来,召开屋场警务恳谈会710场次,处理矛盾纠纷1300余起,化解信访"硬骨头"案件26起,解决民生难题260余个。目前"屋场枫桥"警务已打造成为衡阳公安乡村治理善治品牌,一幅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快看看,从今天起就有自己的名字和户口簿啦,记住了你姓南......"7月22日,云集派出所民警来到救助站,为流浪人员南某英递上了崭新的户口簿。从此,这名流浪人员从"无名氏"变成了有"身份"的人,真正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
近年来,云集派出所坚持以民为本,全体民警用辛勤汗水换取辖区居民的幸福安宁,真正做到了服务不缺位。
儿童、老人走失,物品遗失求助,人员失踪报警,考学就业补办身份证,电诈报警紧急止付等等,都是百姓需解决的急事难事,派出所民警把处理的每一件警情,提供的每一项贴心服务,都当作是一次回应人民群众期待的答卷。三年来,派出所共为群众补办证件80余份,找回走失人员100余人。去年以来,派出所全面落实省公安厅警务评议回访制度,建立"经办民警首访、综合指挥跟访、所领导接访"三访机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实现零距离沟通。2023年以来,群众回访满意率达98%。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云集派出所将乘着贯彻落实公安部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三年行动计划的强劲东风,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务实创新,踔厉前行,将"屋场枫桥"警务打造成为基层现代警务一道亮丽"枫桥线",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发展中持续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