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调研实践团到衡南县开展"新质驱动·农旅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融合路径"专题调研。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入交流,总结衡南县在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中的创新经验,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实践团来到湖南省农业产业强镇——栗江镇,了解到该镇六合村通过打造花椒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利用冷链技术实现错峰销售,不仅保障了农户收益,还创造了200余个就业岗位,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典范。随后,实践团参观了广林酒立方玫瑰基地。作为省级扶贫企业,该基地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上万亩有机玫瑰,并延伸产业链至精油加工、化妆品生产、生态养殖等领域。其"基地+农户+企业"的合作模式,成功带动124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展现了产业帮扶的强大活力。
实践团还走访了湖南省承康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司负责人王亚军退伍后返乡创业,带领村民种植青蒿和金槐,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金槐种植基地。通过技术攻关与药企合作,产品远销海外,同时解决了当地留守老人的就业问题,金槐树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树"。
在"中国油茶第一村"普贤村,实践团实地考察了油茶庄园。当地通过"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引入新品种、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油茶+药材"种植,同时推动茶旅融合,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提升了农民收入。
座谈会上,实践团与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围绕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三产融合、品牌培育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会议聚焦"人才、品牌、数字化"三大核心议题,深入分析了衡南县在乡村振兴中的成效与挑战。姜微副教授总结指出:"以特色产业扎根乡土,借龙头企业聚合动能,用科技创新突破瓶颈,靠农业技术人才激活价值——这正是乡村振兴行稳致远的'衡南密码'。"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为高校学子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为衡南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思路。未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