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2017年度养殖业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
2017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养殖业适度规模经营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稳定发展牧渔业生产,以提高养殖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养殖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加快推进养殖业大县向养殖业强县新跨越。全年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没有发生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各项工作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赞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养殖业生产稳中求进工作。据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全县共出栏生猪156.03万头,较上年同期减少4%。出笼家禽1928.89万羽,较上年同期减长2%。出栏牛4.92万头,出栏羊7.78万只,分别同比增长7%和4%。鲜蛋产量 7.6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0.2%。水产品产量10万吨,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养殖业总产值70亿元,其中牧业产值56.9亿元,渔业产值13.1亿元,其他特种养殖项目也保持了发展势头。
(二)扎实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在推进畜禽渔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上迈出了新步伐。全年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示范场2个;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新建32个县级以上畜禽示范场,标准化改造100个规模养殖场,创建10个水产健康养殖场,基本实现生猪粪尿“零排放”。推行大型黑膜沼气池+发电机组或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等治理模式。全县共新建粪污处理设施主要有干粪池2800立方米,雨水明渠1.2万米,排污暗沟3.1万米,粪污储存、沉淀池9000 立方米,沼气池3.1万立方米等。目前在泉湖镇的宝源公司猪场建成了以“格栅+复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高效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塘”为主体工艺的污水处理站,在云集镇丰旺公司、硫市镇三合猪场建成一体膜化沼气池2万多立方米,在相市乡立裕公司猪场建成以“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为模式的地埋污水管网,油茶基地消纳吸收粪污等示范工程。
(三)狠抓养殖业技术推广工作。围绕高产高效、优质特色目标,夯实推广机构和力量,指导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确定“1+X”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扩大主产区“一村一品”覆盖面,全县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70%、渔业科技贡献率达55%。县乡两级畜牧水产部门成立专家组,编印养殖业精准扶贫技术资料;组织开展养殖业精准扶贫专项技术培训500余次,向贫困对象传授现代养殖技术,“授人以渔”;深入贫困村调查研究,帮助贫困村养殖户解决各种技术问题。8月18日我局举办了动物防疫技术培训班,全县各乡镇动物防疫站站长和乡村两级动物防疫员及全县注册执业(助理)兽医师等共计24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培训,使大家了解到当前的动物防控形势,提高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狠抓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我局积极向县政府领导汇报争取,投入1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购买“瘦肉精”监测试剂、仪器和实验耗材、消毒液等,确保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开展。各乡镇利用新闻媒体、黑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方位开展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共悬挂横幅20多条、张贴宣传标语100多张,印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在鸡笼、泉湖开展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面对面与广大群众交流,解答群众养殖生产环节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我局分别与辖区内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及经销商、兽药经营户签订饲料、兽药经营使用承诺书,禁止销售、使用假劣、违禁兽药。我局还与规模养殖场(户)签订畜禽养殖场(户)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水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明确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监管行政、技术责任人,要求养殖场(户)主严格按照承诺书要求,确保养殖生产各环节规范达标,各乡镇动物防疫站认真履职,开展监管工作,每月不少1次以上。抽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51家,规模养殖场户70户,未发现有“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现象。今年来我局共抽检“瘦肉精”尿样954份,没有发现使用违禁药品的现象。在省局例行监测中,我县畜禽产品合格率99%,水产品合格率 100%、饲料合格率98.7%,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保持总体可控、稳定向好的态势。
(五)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一是加强对养殖户的防疫工作监管。全面推行兽医主管部门告知、规模养殖场(户)自行按程序免疫和散养户实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 、平时免疫申报、定期补注相结合的免疫模式,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98%以上。二是积极开展疫情监测与排查工作。今年我县根据家禽的H7N9流感及草食动物的布氏杆菌病的流行趋势,先后组织了3次大规模疫情排查,筛查出泉溪镇一山羊养殖场的隐性布病疫情,并迅速按《应急预案》要求进行了及时果断处置,未造成疫病蔓延和流行。三、切实做好动物检疫监管工作。今年已经发放《防疫合格证》126份,促进了动物防疫工作主体责任落实。组织开展了“动物产地检疫推进年”活动,全县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100%。四、扎实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5万多头、禽类7万多羽。对瞒报、乱弃、买卖和加工病死动物尸体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构成犯罪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今年已查办动物防疫违法案件3起,1、罗祥福随意弃置2000羽死鸡尸体案,2、蔡尤青运输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16头生猪案,3、协助县屠宰办和公安部门查办李华军未经定点从事生猪屠宰活动案,移交公安部门处理。有效维护了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为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我县去年通过招商引资,在廖田镇建立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并在养殖场、屠宰场、专业合作组织建成了17座病死猪收集暂存冷冻库,设立冷冻冰柜152个,该处理中心在今年12月8日投产试运行。
(六)狠抓渔政执法和渔业资源保护工作。每年的4月1日至6月30日为整个湘江干流春季禁渔期。在每年的禁渔期限期间,我县渔政站都要组织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宣传车深入各渔业队,乡村集市,执法快艇沿湘江、耒水等主要河道进行广播宣传。今年来,已出动宣传车(船)35台(艘)次,出动宣传人员130多人次。我局共投入资金3万多元,制作渔业宣传横幅80多条,印刷渔业宣传资料10000多份,沿湘江、耒水河岸制作固定宣传牌24块。已经查处非法捕捞行为12余起,没收电鱼设施12台(套),立案查处5起,对非法捕捞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8月23日上午10时许,我局会同三塘镇人民政府开展衡南县蒸水河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对河里河岸的非法渔具进行全面清缴。查处正在河中从事非法捕捞作业渔船1艘,已经用吊车吊上河岸查扣,并对非法捕捞船主(衡南县三塘镇高丰村村民)蒋先卫进行立案查处;收缴非法网具——地笼140多米全部进行销毁处理;收缴渔获物约5公斤全部予以放生。对周边非法捕捞行为产生了较大的震慑作用。6月14日在云集镇组织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放流湘江“四大家鱼”等经济鱼苗鱼种803.5万尾鱼苗。
(七)养殖业跑项争资获得重大突破。2017年跑项争资已到位资金3000多万元,其中2017年度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790万元;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资金100.9万元;捕捞渔船燃油补贴资金130万元;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经费100万元;疫苗补助资金800万元。11月10日在农业部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评审会上,我县成功入围2018年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9075.39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6000.00万元。今年,我县成功引进衡阳蓝天绿地生态农林有限公司在相市乡白衣村町子组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猪场养殖示范基地,并实行农、牧、渔立体综合开发。项目占地4000亩,该项目自今年启动以来,现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建成高标准猪舍15000㎡,引进饲养良种母猪400头,肉猪4000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动物疫病风险依然很大。尽管我县近年来加大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使我县动物疫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由于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东、西、南三面环抱衡阳城,境内公路、铁路、水路交通纵横交错,畜禽过境运输非常频繁,加上我县是养殖大县,特别城边、水边、路边畜禽养殖密度高,疫病交叉感染的机会多,防控难度大。
(二)质量安全监管压力巨大。目前已知的“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种类有8种,上级要求我们必须日常监测有3种,我们实际可以监测的有盐酸克伦特罗和赖克多巴胺2种。主要是通过采集生猪尿样进行试纸比对检测,尽管检疫方式方法简单,易操作,但检测费成本很高,现在每检测1份生猪尿样的试纸成本为30元,要求抽检比率达5%,按我县年出栏肉猪200万头计算,单购买检测试纸就要经费300万元,若检测的品种多,费用则更高,我县财政根本无法承担。
(三)生态环境治理任务非常艰巨。当前,生猪等畜禽养殖的粪尿污染是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是我县生猪规模养殖发展最快的时期,但大多数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标准不高,没有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特别交通发达的城边、路边、水边的等环境敏感地带的养殖数量多,规模大,饲养密度高,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生产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矛盾非常突出,养殖户自主投入粪污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三、2018年养殖业工作思路
2018年全县养殖业的工作要紧紧围绕提质增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要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全年出栏(笼)生猪165万头,出家禽2000万羽,牛5万头,羊8万只,蛋品产量7.8万吨,水产品10万吨,实现养殖业总产值7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消费升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的必然要求,是破解“猪周期”等畜产品供需结构失衡的必然选择,是提高畜禽养殖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以调优种养结构,加快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新型养殖业发展格局;要以稳生猪家禽、促牛羊、优水产为主线调优品种结构,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大力推进水产业振兴;要以生猪产能转移为重点调优区域布局,引导生猪生产向潜力增长区有序转移。
二是持续推进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升级。要组织实施生猪、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和畜禽标准化生产扶持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2018年,在原有国家省市级示范场的基础上,再创建100家示范场,引导国家、省、市、县四级示范场联动创建。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养殖小区、场改造力度,引导建设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养殖场,提高生产效率。在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信息共享平台和电子商务拓展方面进一步精准发力。
三是大力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好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机制,深入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加强资金整合,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节水、清粪、有机肥生产加工等设施设备,重点支持一批以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的畜禽粪污处理试点项目。重点发展休闲渔业和休闲牧业;以稻渔综合种养、牛羊生产、林下养殖等模式促推养殖业精准扶贫。要发挥资源优势,制订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大力发展生猪加工业。使屠宰加工规模在2年内达到100万头以上。
四是着力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支持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和努力推进“花钱买劳务、养事不养人”的强制免疫劳务管理新模式。稳定乡镇防疫站及防疫员队伍,进一步加强县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坚持科学防控,认真落实防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狠抓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扎实做好春秋重大动物免疫效价评估及督查工作,切实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加强疫情监测力度。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推进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和小反兽疫消灭计划,启动全县布病净化计划,不断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控力度。强化动物卫生监督。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强化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场和畜禽交易市场的防疫监管,探索调入动物及动物产品风险评估制度,加强活畜禽调运监管。稳步提高兽医队伍水平。建立健全官方兽医培训教育和综合考评机制,加大动物防疫员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基层人员业务能力。强化应急管理。组织开展动物疫病应急演练,完善应急方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物资储备。
五是着力加强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提升监管能力。稳定和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开展乡镇快速检测机构建设试点,打通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要强化示范创建。健全质量安全保障标准和制度体系,推进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扎实开展 “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创建省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力度。推进渔业健康养殖,推进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工作,从源头把控质量安全关。要加强投入品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抽检分离,进一步增加风险监测的种类和数量。强化生产盲区监管,加强对养殖业投入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产销直供等新的经营模式的监控,做到监管全覆盖。抓严抓实日常执法,认真做好饲料企业年度备案检查。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格检疫监管和屠宰监管,严格执行生猪产地检疫与“瘦肉精”抽检同步,全面落实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督抽检。围绕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突出抓好“瘦肉精”、“孔雀石绿”、养殖业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重拳打击,绝不姑息。
六是着力加大养殖业扶贫力度。一是选准养殖品种。利用我县湘黄鸡品种资源优势,结合贫困户周边山地资源情况,大力发展湘黄鸡养殖。利用丘陵草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牧业养殖。利用稻田资源、低洼盐碱地和水面优势,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和休闲渔业。二是帮扶养殖技术。严格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大对贫困地区养殖户技术培训指导力度。组织技术服务小组和派出科技特派员,重点深入全县扶贫村开展技术帮扶。有针对性地培养有一定科技水平的示范户,提高他们的科技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帮扶养殖项目。积极争取扶贫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发展贫困地区养殖产业。整合养殖业项目资金,科学规划、统筹发展,集中力量优先帮扶、重点帮扶贫困村发展养殖业。坚持驻村帮扶,继续做好对花桥镇麦元村精准扶贫工作,确保2018年脱贫任务。
2017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