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水利局 > 规划总结

衡南县水利局“十三五”规划总结报告

 “十三五”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水和谐、因地制宜,统筹发展、突出重点,注重效益、节约资源,全面保护、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富民强县和构建和谐衡南的目标以及服务“三农”的要求,积极争资立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各项水利改革,优化水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妥善处理好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时间过半,按照县政府关于开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精神,对照我局编制的“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评估情况如下:

  一、主要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

  从2016年至今,我局紧扣“十三五”规划,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大好时机,积极争资立项,努力推进我县水利工程建设,开创了我县水利工作新局面,截止6月底,共争取中央、省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2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0.72亿元。

  1、全县防洪抗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湘江支流蒸水洪鳌防洪堤工程9.65KM,完成规划治理长度90%;重点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标率70%;基本完成了栗江河茅市段工程和马水(沙河)周田-扬武工程段治理,新建加固堤防24km,防洪标准由不到2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防汛信息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全县总体防洪能力明显提高。

  2、水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解决贫困户安全饮水困难人数3.12万人,共完成投资1560万元;“十三五”以来,我县完成小农水项目国家资金1720万元,新建、改建灌溉渠道57.1km,新建、改建渠系建筑物429处,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处,改善农田灌溉面积0.78万亩,恢复灌溉面积0.51万亩;2016年来预计2018年底农村水电新增装机容量625千瓦,3个村1800人受益。

  3、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实施并完成了一个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流失面积31.5km2,水土保持措施年蓄水416万m3,完成经果林115.89hm2,营造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林301.77hm2;封禁治理575.14 hm2,水利水保工程48处。河道采砂集中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4、 水利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增强了依法治水、管水能力。

  二、规划实施中开展的主要工作

  1、防洪治涝工程。我县湘江、耒水、蒸水、春陵水四大河流地势低平,两岸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缺少修建控制性防洪水库的条件,主要靠堤防保护。“十三五”期间应重点完成湘江廖田保护圈勤丰堤段岸坡、湘江潇湘、月堡岸坡整治工程、湘江田洲、青田防洪堤整治工程、湘江管山村岸坡整治工程

  湘江近尾洲镇岸坡整治工程、湘江松江镇保护圈治理工程、湘江新月村保护圈项目整治工程、湘江车江镇岸坡整治治理工程、湘江支流舂陵水黄石段岸坡整治治理工程、湘江支流耒水相市保护圈项目治理工程建设。以上工程已完成湘水计(2015)112号可行性研究批复。并通过设计招标控制价财政评审工作,下下阶段进行设计招投标工作。

  2、新扩建小型水库、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十三五”拟续建完成3座小二型病险水库的扩建工作和衡南三口桥水库扩建重点水源工程,规划完成19座中型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目前已完成19座中型病险水闸的规划及安全鉴定工作,正在积极争取项目的实施,预计将于明年开始陆续启动该项目的开工建设。通过除险加固,消除了安全隐患,水闸防洪、灌溉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

  3、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拟实施栗江河、柿江河、斜陂水、清花河、沙河等5条重要河流的治理,计划总投资17100万元。

  截止6月底,马水(沙河)周田-扬武工程、栗江河茅市镇河段治理已完成,柿江河洲市-二塘工程治理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现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上述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3150万元。清花河宋桥—永兴段、栗江河石滩段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技施设计已完成,预算总投资2400万元,现已进入招投控制价财政评审阶段,马上进行招投标。上述工程的实施,将极大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防止河道的过度冲刷,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极大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4、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十三五”规划重点解决5.0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项目计划投资2500万元,现累计完成投资1560万元,解决3.12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下阶段将解决1.88万人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5、小型农田水利建设。2019年将完成云集、车江灌区的末级支渠改造衬砌、渠系建筑物配套、田间的配套和完善,同时适度改建小型水源工程。中央资金已到位1000万元,现准备招投标工作。

  6、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三五”规划实施斗山桥水库、双板桥水库、龙溪桥水库、新塘灌区等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干渠渠系工程建设;实施龙溪桥等2处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到现在龙溪桥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已进行工程扫尾工作、双板桥水库灌区已完成初步设计工作,正积极争取省厅的批复实施。斗山桥水库灌区、龙溪桥灌区、新塘灌区等3处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正在准备做前期勘测设工作。

  7、机电排灌站建设。我县机电排灌设备已严重老化,急需进行更新换代,“十三五”规划拟完成栗江大型提水泵站更新改造。“十三五”以来,我局抓住国家大型泵站改造机遇,目前除新塘泵站正准备今年下半年实施改造其余中小型排灌站更新改造已基本完成。

  8、水土保持。在“十三五”规划期间,确立了治理一条小流域,一个崩岗治理项目以及一个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而实际实施并完成了车硫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努力推进我县生态发展战略。花桥、川口崩岗治理项目已完成前期设计、评审工作,正准备进行招投标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防洪治涝整体能力仍然不强。县城城市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洪保护圈,部分城镇甚至末设防;山洪灾害发生频繁,防御能力明显不足;二是治涝能力丧失,全县原建成的防护区内的排渍设施没能得到正常维护,现状有病险水闸41座,大小排渍站成了摆设。

  2、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是部分乡镇地区资源性缺水未得到有效解决。全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蓄水保水能力弱,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差,开发难度较大。二是部分地区缺少可靠的水源保障,水质污染严重。三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尚未实施,灌区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全县大中型灌区工程还有19000公顷未配套受益,原已配套现不能通水的有15000公顷,渠道及渠系建筑物损毁老化,灌溉水利用系数低,水资源浪费大。

  3、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全县有915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水环境质量不高。

  4、水利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依法进行水事管理的体制尚未理顺,群众水法规意识不强,执法难度大。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不能满足防洪减灾的要求。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尚待进一步加强。

  5、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县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部分工程不能按设计要求全部完工。水利工程点多、面广、线长,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同当地关系有时存在一定难度,影响了在建工程的进度。

  6、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项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执行代燃料到户电价有难度。

  四、进一步推动规划顺利实施的对策

  根据“十三五”规划两年半的实施情况,结合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或提前完成。拟采取的措施如下:

  1、坚持依法治水。全面贯彻实施《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水行政执法组织机构建设,努力探索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水行政执法体制,推行水利综合执法,整合水行政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水平。同时,坚持水利法制宣传教育与水利法制实践和水利改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制定规划和计划,加强组织和领导,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宣传水法律法规,提高全民水法律意识。

  2、继续狠抓项目前期工作。抢抓国家投资水利的机遇,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对全县的水利工程作好全面规划。采取“广编项目、筛选入库、突击申报、跟踪服务”的办法,精心开展各项水利工程设计,千方百计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3、 加大投资力度。要逐步完善水利投资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水利投资力度。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入;二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水利工程水费以及水利工程、堤防的有关维护费等水利规费足额征收到位,积极办好政策水利;三是大力培植、积极引进民营资金;四是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开放水利建设中外资进入的领域,吸引外资投入水利建设,广泛拓展外资水利;五是利用市场积极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充分依靠水利、依靠水土、依靠水面,做大做强水利事业,将水土资源变成水土资本,把民间资金变成民间资本,把存量资产变成流动资本,大力发展经营水利。

  4、建好工程项目,严格把关工程质量。一是从源头把关,加强对设计、施工单位的审查,严格遵循水利基本建设程序;二是强化合同管理,严格按合同办事;三是加强现场质量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监理的监督职能。四是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

  5、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加强与水利建设相关的上级主管部门、计划、财政和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同时协调好当地政府认真做好矛盾协调工作。

  6、深化水利改革。建立健全与市场经相适应的水利管理体制,进行水水量分配、水价形成、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水利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运用现有水利工程,实行科学抗灾。

  7、强化科教兴水。大力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改善其学习、工作环境,提高水利职工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大水利科研力度,全面推进水利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进一步加强重点实验室、灌溉实验站、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料共享平台等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完善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推进技术信息资源共享,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