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县政府工作部门 > 县交通运输局 > 规划总结

衡南县交通“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20年,全县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进一步增加,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等级和质量明显提升,养护管理能力显著增强;运输装备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运输结构更加合理,运输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更加顺畅;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交通能源消耗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低碳、绿色交通比重显著提高,形成“能力充沛、服务优良、安全环保、保障有效”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系统,基本适应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具体目标

1、交通基础设施

——公路:构建“五纵二横”公路网(五纵:莫井至酃湖公路、G107衡阳市区改线樟木寺至向阳桥公路、S219咸塘至新市公路、S225三塘至栗江公路、S228栋塘至近尾洲公路;二横: G322改线(G322 改线是“十二五”规划续建项目,按三个项目分别进行实施,分别为G322向阳至龙泉,G322四塘至龙泉,G322延伸线向阳桥至宝盖公路)S344车江至茅市大桥公路,全面实现县乡之间、乡镇之间由二级公路连接。至2020年底全面实现农村公路通畅率100%。完成农村公路县、乡、村之间的连通路1200公里,十三五末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5323.4公里。

——水路:“十三五”期,新增五级航道里程60公里(耒水航道衡南段整治);新增港口千吨级泊位1个(云集千吨级码头),新增货运码头5个(江口货运码头、咸塘货运码头、蒸市货运码头、茶市货运码头、泉溪货运码头),新增客运旅游码头5个(莲湖湾湿地旅游客运码头、江口旅游码头、大洲旅游码头、栗江旅游码头、云集客运旅游码头);新建土谷塘下游货运船舶停泊锚地。至2020年末,基本建成航道干支线畅通、港口功能齐全、船舶结构合理、支持保障有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运体系。

——汽车站场:“十三五”期,新增客运站6个(衡南县空港汽车客运站、衡南县江东汽车客运站、衡南县鸡笼汽车客运站、衡南县岐山汽车客运站、衡南县花桥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其中,二级站2个,三级站3个。新增农村客运招呼站150个。新增一级物流园区1个(衡南县云集空港物流园),二级货运站3个(衡南县花桥货运站、衡南县车江货运站、衡南县三塘货运站),运输信息中心1个(衡南县云集货运信息中心)。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层次合理、发展均衡、设施完善和服务优质的客货运站场体系。

——民航:至2020年末,按4D级机场标准完成跑道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预计2020年底起降客机可达4300架次,发送旅客36万人次。

2、交通运输装备

着眼于实现安全、高效、便捷、舒适运输的需要,提高运输装备的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重点要加快运输车辆、船舶的更新换代,不断发展高档客车、箱式货车、大型拖挂车、大吨位标准型船舶、内河集装箱运输船,使运输结构不断向大型化、高档化、专业化、环保型发展。到2020年末,公路运输中高级客车比重达到60%以上,专用货车占营运货车比重达 10%以上,重型车比重达40%;船舶运力达到5万载重吨,千吨级船舶达到18艘;城区每万人拥有公交车10标台,出租车20标台。运输装备和运力结构适应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需求,全县基本形成运输成本更加低廉、运输更加安全、运输速度更加快捷、运输与环境更加协调的格局。

3.交通运输服务

——至2020年末,全县干线公路路况优良率达到100%,支线公路路况优良率达到80%,农村公路路况优良率达到30  %;一类航道维护里程达到180公里,三类航道维护里程达到60公里,设标里程达到235公里,航标维护正常率达到99.9%,水深保证率达到96%

——全县新增省市县客运班线 17条,县内班线89条,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100%;三级以上资质的客运企业达4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货运物流企业达5家,水运龙头企业达 2  家。公路营运客车、  货车实载率分别达到71.5% 82.5%。城市建成公交线网密度不低于4公里/平方公里,公交站点300米半径覆盖率不低于80%

——“十三五”累计完成公路客运量10524万人次、货运量2091.13万吨,公路客运周转量268685万人公里、  货运周转量119723.8万吨公里,水路客运量95万人、水路货运量  296万吨,水路客运周转量1128万人公里,水路货运周转量约30525.6万吨公里,完成港口吞吐量 1248万吨。

4.科技与信息化

——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动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联网售票服务,高速公路ETC覆盖率达100%,城市公交“一卡通"覆盖比例达到100%。

5.绿色交通

    ——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公路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1%,C02排放下降12;水路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6%,CO2排放下降17%。

6.安全应急

——国省道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建立,实现一般灾害情况下应急救援2小时内到达、应急抢通4小时内完成;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覆盖我县全部水域,内河干线重要航段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3小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