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衡南县林业局 > 政务公开 > 规划总结

衡南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

   

  第一章  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必要性  

  一、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自2009年我县跻身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以来,通过对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进行新造,对荒芜油茶进行改造等举措,实现了油茶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零散经营向产业化的跨越。一是基础比较扎实。1985年“六五”森林资源清查时我县老油茶林面积为35万亩,1995年 “八五”森林资源清查时为22.5万亩。2014年底统计,全县油茶林面积为20.1万亩,规模仍然较大。二是主体比较多元。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我县引导并鼓励油茶种植企业、种植大户等造林主体投身油茶产业。到目前为止,全县新造油茶林已达8万亩,油茶种植单位有95家。其中面积10000亩以上1家,5000-10000亩1家,1000-5000亩以上11家。三是布局比较合理。我县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等原则,现已形成了三个油茶丰产林片区,分别是:“铁丝塘、花桥”油茶丰产林集中分布区,“栗江、松江、硫市”油茶丰产林集中分布区,“宝盖、江口”油茶丰产林集中分布区。四是效益比较看好。全县新造油茶林2015年将有2.6万亩进入初产期并开始投产,油茶林总投产面积可达14.7万亩。从2015年开始,新造丰产油茶林逐步进入盛产期,当年茶果产量预计达到1亿斤左右,以后每年将大幅度递增。五是加工比较先进。我县油茶加工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拥有一家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油茶现代化加工企业——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年生产设计加工能力达10000吨,2014年生产茶油达到3000吨,产值4000多万元,上交税收310万元。  

  二、加快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1、发展油茶产业是保障食用油安全的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  

  2、发展油茶产业是优化人民消费结构,提高健康水平的最优选择。茶油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和提高免疫力、提高长寿率的“两降低两提高”功能,使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优化人们植物油消费结构,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提供一个很好的选择。  

  3、发展油茶产业是打造衡南县农业品牌、提高知名度的有效举措,是带动我县农业产业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4.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加速我县绿化,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 油茶属于常绿树种,四季常青,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生态效益显著。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利用荒山荒坡推广栽培油茶,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能够绿化荒山,保持水土,防火防虫,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规划编制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  

  2、《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8]22号)  

  3、《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油茶种苗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湘林种[2009]1号)  

  4、《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的通知〉》(衡政发[2009]2号)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以产业开发为基础,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统一规划,规模发展,创新机制,综合开发,以全面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三、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多方投入。一是油茶产业经营者自主投入,二是全力争取上级财政投入,三是增加本级财政投入,四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形成财政和项目投入为辅,经营者投入为主的建设格局。  

  2、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稳步实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法则,科学分析国内外油茶产品供需情况,市场价格变化,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合理配置、科学指导油茶生产和加工,做到产业布局合理。  

  3、坚持产业化发展,创新机制,打造产业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推进林油一体化。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培育油茶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一批质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油茶品牌产品,提高综合利用率,延长产业链。鼓励“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工商、产加销、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竞争力。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塑造名优品牌,努力提高名牌茶油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坚持科技兴油,提高油茶产业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增加科技投入。注重良种选育,大力推广优良新品种,提高良种普及率;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生产,促进油茶基地从面积增长向单位面积产量增长转变,油茶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县油茶林面积达到35万亩:从2015年开始,每年新造高产油茶林2万亩,逐步形成一条线三大片:“一线” 即“泉溪、洪山、铁丝塘、花桥、川口”线、“三片”即“栗江、松江、硫市”片、“宝盖、江口”片、“廖田、向阳”片。同时,将林新花卉苗木中心建成全省大型油茶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将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大三湘”产品培植成为全国的知名品牌,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林油发展一体化。力争到2020年,茶油年产量达到15000吨,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年创税达到1亿元以上,使油茶产业成为全县重要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五、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5年至2020年。  

  第三章  建设范围与建设布局  

  一、建设范围  

  根据油茶的自然分布、种植乡镇和适宜种植油茶的区域,全县27个乡镇(办事处)全部纳入油茶产业建设范围。  

  二、建设布局  

  1、油茶产业基地布局:科学确定最适宜本地区生长的油茶品种,要在全面了解油茶适生区域及本地土地和林地资源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油茶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布局。根据油茶的自然分布和适宜种植油茶的立地条件,将全县划为油茶重点产区和一般产区。重点产区:栗江、松江、硫市、花桥、川口、铁丝塘、洪山、宝盖、江口、廖田、向阳、鸡笼。一般产区:车江、云集、茶市、相市、冠市、咸塘、泉溪、洲市。  

  2、油茶加工产业布局:统筹考虑油茶林基地建设与加工企业布局,要根据基地建设情况及时提高油茶产品加工能力,使基地建设与产品加工协调发展。依托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油茶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油茶科研、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提高油茶产业发展综合效益。一是以大三湘公司为主体,重点扶持加工企业开展油茶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延长油茶产业链。二是在宝盖镇或花桥镇新建1个油茶加工企业。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至2020年,全县油茶总面积35万亩,建立新造丰产油茶林基地20万亩,茶油亩产达50公斤以上。2009年以来已经建成8万亩,从今年起再新造12万亩油茶丰产林基地,每年新造2万亩。  

  二、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至2020年,全县建成良种采穗圃1个,面积50亩;建成良种油茶苗木生产基地2个,面积150亩,确保年生产良种油茶苗300万株以上。                               

  三、科技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一是要借用本省林业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的科技资源,为油茶产业发展全过程、全方位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加快优良新品种苗木的繁育,扩大苗木生产规模,努力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三是要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油茶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切实提高油茶生产的科技含量。四是要切实加强茶油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创新,搞好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第五章  油茶加工产业与相关体系建设  

  一、油茶加工业  

  要进一步将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尽快达到设计的2万吨年加工能力,将其发展成全国的油茶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使“大三湘”系列产品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二是在花桥镇或者宝盖镇油茶主产区再新建一家油茶深加工企业,设计年加工生产能力达1万吨。  

  二、油茶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在县城建立一个油茶产品交易市场,培养一批油茶生产、专用肥料和农药、机械、茶油系列产品销售经纪人。  

  三、油茶市场监测和监管体系建设  

  1、油茶种植生产和监管体系建设。发展油茶企业,种苗是根本、是关键。必须保证种苗质量,确保油茶高产高效。以县林业种苗站为油茶苗木生产和监管机构。加强种苗质量监管,种苗站要对采穗圃进行严格的种源和品种调查核实,并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合格的发给“采穗许可证”。严格执行油茶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检验合格证、出圃种苗标签等制度,做到“四定三清楚”,即 “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种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确保生产用苗经过国家级或省级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和种苗质检人员检验合格的优良品种和苗木。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油茶种苗生产单位与用苗单位要签订良种供应及售后服务协议,对因种苗不合格造成用户损失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2、油茶产品监测和监管体系建设。以县工商局和技术监督局为主,加强油茶产品市场监管。通过建立健全各类产品标识管理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完善产品质量标准,规范产品标识,引导企业坚守信誉,依靠诚信打造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赢得市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第六章  规划实施进度安排  

  一、规划实施的总体思路  

  规划实施的总体思路是紧密结合我县实际,综合考虑土地、资金、品种、市场等各种因素,突出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科学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油茶树种对自然条件要求严格,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立足于既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又注重面上推广与发展;既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油茶产量,又促进茶油及副产品精深加工;既充分发挥广大林农的主体作用,又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确保整个产业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二、年度计划进度安排  

  从2015年到2020年,实施丰产油茶林工程,利用现有荒山荒地新造丰产油茶林12万亩,即每年新造丰产油茶林2万亩(详见附表)。        

  第七章  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根据建设规模新造林12万亩,计算单位面积投资,经概算,油茶林新造林工程建设费按每亩2769元计算,共需要投资33228万元。  

  二、资金筹措  

  工程投资由国家投资、地方配套、造林单位自筹和林农劳务折抵组成。其中:新造国家投资300元/亩(油茶示范工程补助300元/亩),共36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500元/亩,共6000万元,造林单位自筹23628万元。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一是成立机构。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其中,分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油茶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县林业局设立县油茶产业服务中心,为副科级常设机构,从组织上保障油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优化环境。简化林地流转、林权贷款、行政审批手续,为油茶基地、油茶公司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设立油茶产业组织奖,推动乡(镇)、村、组快速、高效、合理处置造林单位与群众之间的流转、管护矛盾。三是加强考核。将油茶产业发展列入全县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与粮食生产、烟叶生产同等对待、同等考核。  

  二、投入保障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油茶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加大项目资金投入。一方面向中央、省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另一方面,从2015年起,县财政每年列入预算安排500万元,并由县财政局从相关涉农单位的项目中整合涉农资金不低于1500万元,共计2000万元以上投入油茶生产。将林业、财政、移民、扶贫、发改、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将相关涉农项目资金按照“统一规划、明确任务、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分头实施、集中考核、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集中投入油茶林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县财政列入预算安排的500万元,用于新造油茶林种苗免费供苗、油茶产业建设贷款贴息和县内油茶加工企业收购油茶果或油茶籽补贴;整合涉农资金1500万元,按照各项目资金的拨付渠道和用途,用于新造油茶林林地的整理、作业道排灌设施建设、种苗购置、抚育管理和肥料补贴等。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对油茶产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限制,增加信贷额度,建立贷款抵押。担保机制,把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加工、流通大户作为农业信贷的重点对象,增加银信部门对油茶产业建设的投入。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和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开发油茶产业。五是鼓励机关单位利用本单位自有的资金进行油茶开发。  

  三、种苗保障  

  按照省政府要求,油茶产业建设所需苗种统一由省林业厅林木苗种管理站监管,以确保产业基地所用种苗是通过国家级或省级认定机构审定合格的种苗上山造林。同时,实行“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油茶苗种由省林科院、省林木种苗繁育中心提供,并指定育苗点培育;油茶良种接穗由省林科院定点供穗或由高接换冠油茶林采集接穗,由指定的育苗单位实施定点育苗,严禁采用未经许可的其他单位或个人的苗木。县油茶办和县林业种苗站要定期对苗木基地进行监管,从采穗到造林建立完整的档案台账,具体到品种和造林小班,坚持合格的良种壮苗上山造林,杜绝劣质苗木上山造林。  

  四、科技保障  

  一是充分依托科学技术,加快油茶技术创新和推广,实施科技兴油。我县先后与湖南省林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开发中心和湖南环境生物学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提供茶油加工利用、高接换冠等技术,共同建设油茶研究中心、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库、种苗繁育基地、油茶有害生物防治试验示范区等。引进油茶可持续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油茶早果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等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加强油茶优良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不断培育产量更高、抗性更强、适应范围更广的优良新品种、加强茶油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创新,切实提高油茶生产的科技含量;二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加快优良新品种苗木的繁育,扩大苗木生产规模,努力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三是加强技术服务,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实行苗木生产良种化、标准化和基地化管理,规范苗木市场,防止假冒伪劣种苗泛滥,保证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加快推进油茶生产机械化作业,按品种布局建设油茶生产基地,引进油茶耕种机械,争取林业机械补贴,实现油茶产业建设机械化;五是加强油茶林的综合开发利用。六是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培养油茶栽培技术骨干,建立县、乡(镇)、村3级林业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加强以乡镇林业站为主的技术培训、科技下乡服务,并在每个油茶主产区乡镇建设1个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在每个油茶产区村培养1名“科技示范联系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