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衡南县教育局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学校动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让游与学齐飞”--------衡南县花桥镇接观中学韶山寻伟人足迹,宁乡炭河探西周文化 李玲

 

  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秋天的田野上书写青春诗行。

  人生如诗如画,青年的人生更是一张美丽无瑕的彩纸诗笺,它等待着我们去写诗作画。
  古有四方游学,今有“青春远足”。 有识之士认为,游学对健全人格和丰富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孔子率领众多弟子周游列国,增长了他们的见识,磨炼了他们的意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名言一直激励着学子们走出书斋,融入社会,贴近自然,从而真正认识社会!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衡阳市教育局等10部门《印发关于推进衡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衡教通〔2017〕62号),通知指出“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衡南县教育局十分重视学生的研学活动,强调这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四大考核课程之一。

  2019年11月16、17日我校组织全校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学是灵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研学,让我们提升了知识,开拓了视野,真正地做到了学有所获。

“研中有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我校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研学之旅——韶山追寻伟人足迹,炭河探究西周文化。

  唯一一个不需口哨催着起床的早上,五点多就在寝室开始欢呼雀跃。七点半准时在国旗下等待帅气教官的到来。

经过宋校长的郑重致词和教官的隆重交接仪式之后,我们正式启程啦!

  我们迎着晨曦,踏着欢快的步伐,开启了期待已久的研学之旅。

坐着粉红大巴幸运启程。

  我们100班的孩子们正好全部坐在一辆蓝色大巴上,本以为长达三个小时的车程会很煎熬,可多才多艺的孩子们和老师们,让整个旅程充满了欢歌笑语。

胡涛涛和胡红红姐弟俩深情演唱着只有00后能听懂的歌。

黄黎洋同学更是需要鼓掌才能飚上去高音,引起了大家的阵阵笑声,让大家忘却了熬车的疲倦。

数学老师肖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轰动下也深情来了一首。

在阵阵欢声笑语中,我们很快抵达了我们研学的

第一站宁乡-----炭河古城。

孩子们有序地下车,步行来到炭河里青铜博物馆。

宋城炭河古城,因炭河里遗址而来,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为中国首个周文化主题公园。周朝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及鼎盛时期,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奇观,所在地宁乡被称为“南中国青铜器之乡”,曾出土过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等国之重器,还是中国礼乐文化的中心,其周文化基因世代传承,影响至今。

景区既有简朴庄严的宫殿庙宇,又有喧哗热闹的市井老街,处处编钟古乐、诗礼周风,仿佛三千年前的时光再次复活,无不传递着来自遥远年代的文明气息。

  一进青铜博物馆大门,所有的孩子们就被金碧辉煌的四羊方尊所吸引。一阵阵惊叹:哇!这就是历史书上的四羊方尊啊。

  跟着老师们和教官的步伐,我们边欣赏边感叹古代精工造物之作。

孩子们边看边议论着,这些人像真的一样。确实,挺真实的存在着。

体验西周礼乐文化,我们在这里。

研学第二站:炭河古城,感受千古情

迎面而来的是一尊巨大的四面像。魏然耸立在炭河古城之上,像庇护着整个炭河一般。

进入炭河古城,我们迎来了研学的第一次聚餐。大家被新鲜和惊叹的事物所吸引,估计都忘记了饥饿。看着美味的食物,大家还不忘举杯同庆这次意义非凡的研学。

  吃完美食,孩子们赶紧排好队,跃跃欲试要去参观整个炭河古城了。拿着教官发的指南,大家听说每玩一个项目,就能盖章领礼品,大家更是按捺不住啦。赶紧去体验打卡每一个有意思的项目吧。

在这,可与同学们游览西周风情电影馆、姜太公呼风唤雨法术馆、太子阴魂听音室、妲己幽灵鬼屋等,通过科技的力量感受西周风情,重现当年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亦可游览西周皇帝长廊、祭祀广场、社火广场。“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自古华夏的定义,始于西周。游览各处景点,感受西周文化。

  居然还有传说中的情桥,被来此游玩的许愿者系满了红丝带,希望自己能愿望成真。

更有电视里才能看到的抛绣球的彩楼。

此时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瞧,他们正在八人pk写数字比赛,看谁用时最短写得数字最多,就可获得盖章奖品。我负责记录你们的珍贵瞬间。

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小小的奖品,正笑逐颜开呢。

还有一批男孩女孩们正在排着队,玩着刺激的射箭,玩了一轮又一轮,就是没有过瘾。

快乐刺激的体验活动先告一段落,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可我们接下来还有一场更精彩和不容错过的炭河千古情。

在来之前,朋友们都说人生中必看的演出就是它,让我满怀期待。看看到底有多精彩呢?

LED屏幕上简短的介绍,催泪的音乐,我开始进入状态,接着,舞蹈演员开始了演出,美轮美奂、精彩绝伦的开场舞,如梦一般美好,如画一般美妙。

演出以西周时代为背景,以国之重器“四羊方尊”的传奇故事为主线,一个小时5个剧幕,分别是《在河之洲》《炭河绝恋》《妲己艳舞》《牧野之战》《爱在宁乡》,用艺术和高科技的融合再现了一场穿越三千年时空的爱恨情仇。

《炭河千古情》就是一部努力提升宁乡文化自信的作品。

360度全景剧幕,集众多高科技于一身。当观众席下起了毛毛细雨的时候,带来清凉的同时,全场美呆,感觉自己身临其中;演员从观众席升起来的时候,内心都是沸腾的;姜子牙从观众席后席飞下来的时候,我都没反应过来;舞台上瀑布飞泻的时候,宁儿回来的时候。精美的服装、动情的演绎、高科技的加持,造就了《炭河千古情》惊艳的视觉效果。

这就是剧中宁妃的石像,原来还有一段这么催人泪下的悲情故事。

观看完震撼的演出,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正衣冠、行礼、拜孔子、宣读尊师训。

孩子们早已穿上好奇的汉服,在主持人和我的带领下,完成了这件庄重的拜孔子仪式。

第一次穿汉服的我,自我陶醉中。

此时的我,责任重大,并且非常自豪,能够带着孩子们一起宣读尊师训。

经过几个小时的开心炭河古城研学,我们分别在大门口合影,留下了我100班的孩子们纯真的面容。

第二天一大早

我们迎来了研学第三站:韶山

一下车就看到了巨大的韶山二字,我们班率先合了影,赶紧记录这有意义的瞬间。

合影后,我们赶紧抓紧时间去为我们的领袖毛主席献花篮。在校长和副校长的带领下,我们脱帽敬礼排着长队有秩序地围绕着毛主席的石像转了一圈。

毛泽东同志铜像在青松、鲜花、红旗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 巍巍韶峰,青松翠柏,伟人风范,永励后人。

红色湘军路,伟人故乡行,我们在这里。

期待已久的毛主席故居,没想到人山人海,但这并没有动摇孩子们想去一睹伟大领袖的住所。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一代伟人,我们最最最敬佩的毛泽东主席。

天公还算作美,这两天研学的天气特别好,温度适宜,没有太阳。这让孩子们在等待了80多分钟之后,也并没有觉得特别难。

终于到达了门口,心情激动,给在身旁的孩子们拍下灿烂的笑容。

这些都是毛主席曾经使用过的农具。

伟人风范,千秋永存。毛泽东同志故居,正在潜移默化中,筑起荆楚儿女的信仰高地。而风华正茂的我们可来到这追寻伟人足迹、瞻仰伟人家居。

简朴的生活条件,让我们引起了深思,希望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毛主席给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来报效祖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不是说有富有的家庭才能出英才。像毛主席家的条件,不照样能够成为伟人。

研学第四站: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纪念馆以丰富的图片实物资料,先进的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了毛泽东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和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在这,学生们了解伟人生平事迹,感悟革命情怀,更是增强了爱国之心。

孩子们看着毛主席和其他伟人的石像,肃然起敬。看着墙壁上的介绍,认真地感受着当时的艰苦斗争。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祖辈们是用鲜血和生命在为我们后辈谋福。我们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奉献,懂得大爱,懂得……

有一句话说得好:“要么读书 , 要么旅行 , 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研学旅行,带着课本去旅行,追随兴趣去学习,旅途中寻找学习的乐趣,这一刻我们无疑是幸福的。

  饱读圣贤书,力行天下事。青年学子们,今天你们负笈校园,当以“公、诚、勇、智、信”的最高标准来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散发着翰墨之香的书本要读,无奇不有的自然之书更是你们受用无穷的精神食粮。
  天地大舞台,人生一剧本。所以,请你们不负重任,知行合一,展当代少年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