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衡南九中如何筑牢心理健康"防火墙"
9月23日,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衡南县举行。
"六步"工作法筑牢心理健康"防火墙"
——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发言
衡南县九中
自2019年5月被确定为湖南省"家校共育"试点校以来,衡南九中认真落实省、市、县工作要求,把握衡南家校共育"12345"模式内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查、访、联、辅、学、练"六步"工作法,筑牢了学生心理健康"防火墙"。
一是查,即心理筛查。配置相关心理健康管理软件,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每学期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SCL-90)普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二是访,即教师家访。对心理健康筛查数据异常的学生,逐一建档立卡,组织班主任、心理教师、任课教师逐一家访,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及心理成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育人观念,有效疏导学生负面情绪。
三是联,即联心帮扶。学校采取心理教师联班级、任课教师联个人的方式开展联心帮扶。由心理教师担任所联班级的副班主任,班主任、心理教师、任课教师与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结对关爱帮扶。同时在各班设立心理委员,各寝室的寝室长兼任心理信息员,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学生心理健康信息,进一步延伸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神经末梢"。
四是辅,即心理辅导。配备专职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2人、兼职持证心理咨询师3人,外聘社会心理工作者3人。学校倡导全员心理教师理念,鼓励45周岁以下的教师积极报考心理咨询师,目前参考教师达33人。今年以来,对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26次796人次、个体心理辅导145人次。比如,在对我校高一某单亲家庭男生跟踪心理辅导过程中,通过心理把脉、评估分析、医疗介入、家校协同等方式,帮助该生成功走出人际交往困惑。
五是学,即学习讲座。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每个环节,同步关注学生、老师、家长心理健康,做到学生心理健康课进课程总表、教师心理健康课进学校计划、家长心理健康课进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每月开课不少于2次,先后邀请衡阳市家庭教育协会会长肖青春、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王梦怡、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何芳静及多名大学心理学教授来校授课,全面提升家长、教师心理干预能力和学生心理抗压能力。
六是练,即活动演练。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加强家校互动和学生心理训练。坚持周一升旗和"国旗下讲话",坚持周五主题班会,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生命教育,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成立"衡南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家委会全面融入学校工作,营造了心理健康教育共建共联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试点以来,学校校风学风明显改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出现行为障碍风险由4.79分降至2.58分,出现情绪障碍风险由3.55分降至2.76分,均为低风险;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积极自我调适、克服负面情绪能力明显增强,抑郁重症为零,犯罪行为为零,极端个案为零;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超过98%。
育人贵在坚持,探索永无止境。下阶段,衡南县九中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博采众家之长,在"家校共育"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条路上持续探索、不断创新。